山野 │ 技術

寶刀不老的功課 磨刀作業寶刀不老的功課 磨刀作業

寶刀不老的功課  磨刀作業寶刀不老的功課  磨刀作業
撰文/李嘉亮.攝影/李嘉亮
2017/05/24發表,已被閱讀9,742次

設置工作台

磨刀作業需要一個十分穩固的工作台,今天夾板、薄鋼板的桌子都不夠堅固,而實心木料的作業台,必須使用高級硬木作結構體,價錢貴得不切實際。有兩個方法可以便宜取得工作台,並滿足工作台所需的兩樣條件:重量與穩固。

一、使用厚重角鐵,以螺絲結合成為工作台,桌面舖設進口紅柳桉扁角材。

二、設法購得林場伐下的相思樹、柳杉、台灣杉約三十~五十年齡的樹樁,直徑約三十~四十公分,尤其靠近樹根這一段,利用價值低較便宜,再以鏈鋸修整,使上下兩端的直徑約略相等。如果靠牆得兩根樹樁,最好能有三根,四根就太完美了。

樹樁以鐵鍊鏈起來固定,變成一個工作台,樹樁的兩面塗上厚厚的六小時硬化AB膠防裂,小罐裝一組約六百元。有了工作台,再視自己需要,調整設置其他夾具(老虎鉗),磨刀台等等。

處理砥石與磨刀水

筆者的砥石都用AB膠固定在木頭座上,能防止磨刀石破裂、折斷,木座兼有用C型夾(閩南話稱為:逼猴)固定於磨刀台的功能。磨刀前,砥石必先浸泡,乾燥的砥石吸走磨刀所潑上去的水,砥石難以吐漿,刀子很難在砥石上推動,且產生熱燙手,可見作業中潑上去的水,有幫助砥石吐漿、冷卻、潤滑的作用。

筆者將磨刀石以AB膠黏在木條上,讓磨刀使用起來更方便。

研磨時砥石吐漿,漿太濃得潑水稀釋,以免漿遮蔽刀與砥石的接觸,影響研磨效率,將研磨的泥漿完全洗淨,增加刀與砥石研磨的觸感,便於判斷砥石是否已經變鈍,聽摩擦聲音,與手上的感覺,觀察研磨面上產生的條痕,能判斷是不是磨對了地方。

磨刀的水最好是舊水,因為磨下來的鐵屑,會將水中的氧氣消耗掉,這種水磨刀不會在刀具研磨面上產生黃鏽。保存中的舊水要加蓋,否則就得注意是否養出孑孓。

實際使用黏在木條上的磨刀石的樣子。

簡易研磨棒

絕大多數的初級玩刀者,並不太需要砥石,反而需要極細一千~二千番的水砂紙,然後到專門賣木工五金配件、工具的五金行,買一根直徑一公分的四方白木條,這樣就可以開始磨刀的第一種作業方式,將刀身上的污漬、鏽斑去除。

目前初級玩家手頭上可能有好幾把440C、ATS-34等不鏽鋼製造的小刀,因為使用很多年,上面鏽跡斑斑,還有許多切割硬物,將刀身的鏡面刮花,這兩樣東西能幫門您將刀身的鏡面恢復,以及去除鏽跡。

工具鉗的鋸齒刀間生鏽,以砂紙研磨棒輕輕研磨,即可去除。
使用砂紙研磨棒輕磨去鏽的情形。

首先沿水砂紙窄邊,裁減成一公分的長條狀,用數道橡皮筋,將水砂紙包在截成十二~十五公分的白木條上。因為每一把刀的鋼料不一樣,表面硬度不同,每個人施力的大小不一樣,先拿一把打算不要的爛刀當試驗品,利用自製的研磨棒,輕輕、中等力道、很用力去除鏽斑,看刮出來的條痕(鑪目)粗細如何,能否達到您對光潔度的要求,砂紙鈍了換個位置,並且觀察鈍砂紙、銳利的砂紙刮出的條痕有何不同。鈍了用舊的砂紙保留下來,預備當作更細緻的鏡面研磨用砂紙。

表現刀具的精神—鑪目

銼刀、砥石、砂紙在金屬表面上所留下摩擦的刮痕,古時候稱為「鑪目」。一般說來鑪目如果很整齊,可造成表面很亮的錯覺,刀子會給人感覺比較精緻。

鑪目的安排,多以與刀身的稜線(脊線)垂直交叉,更能突顯稜線,讓刀子顯得有精神。如果將稜線與刀背的面留下粗鑪目,與刀口的面留下細鑪目,刀子會更加有立體感,而且感覺很有精神,但是這樣的做法機器做不出來,多屬手工刀才這樣做這樣的打磨安排。

若是只能打磨一種粗細的鑪目,則將靠刀背的一面與脊線垂直打磨,靠刀口的面鑪目與脊線平行,若模目的粗細控制妥當,刀身也能表現出朝氣和精神。使用自製研磨棒拋光刀身的表面,必須玩家自己去體會,打磨刀身的亮度,還是有許多必須親身體會的實務。

以工藝技術算得上世界頂級的日本武士刀而言,鍛製刀、雕刻刀身、研磨刀身的亮度(艷研)幾乎是三足並立的技藝,很多玩刀家會指定艷研的師傅,可見其受重視的程度。

研磨漿的妙用

如果您有砥石,不想再添購砂紙,則可考慮將不同粗細砥石的水桶錯開六百目、一千目的研磨漿,最後會沉澱到水桶底下,將水倒掉後,沉澱的砥石粉末保留下來。

然後利用那根白木條,摩擦刀身,木條與刀身接觸的切面要有點斜度,這得自己學著控制,將那些砥石粉加一點點漿糊,使其像砂紙一樣,在您需要的位置研磨,水分乾了加水,這樣也能去除刀身上的鏽斑和刮痕。

刀口的修整

一般常見的不鏽鋼刀,經過長時間使用後,不單有刀口鈍了的問題,還有刀口缺損的問題,想要研磨使之變鋒利,第一道手續得先把刀口磨平整。

其方法如下,將砂紙緊緊壓在堅硬的平面上,刀口輕輕貼著砂紙,施力方向與刀口垂直,輕輕多次將刀口刮平,刀口的弧度也得充分注意,不能某一部份刮掉太多,影響刀口的弧度,或者導致刀口厚薄不均,增加磨利的困難度。如果能自備一個十倍左右的放大鏡,用以觀察刀口修平整的程度,當然更好。

同樣再準備六百目、一千目的水砂紙,平貼於堅硬平面上,如果有老虎鉗,底下墊一塊厚鐵板,將鐵板砂紙輕輕夾住,再將砂紙朝下用力拉,使砂紙平貼鐵板,老虎鉗再轉緊,就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因為砂紙軟,沒辦法牢牢貼著鐵板,所以磨利刀口的時候,不能刀口朝砂紙推著走,這會劃破砂紙,必須刀口貼著砂紙以後,倒退拖著走,這是砂紙磨刀的第一個原則。一般人都使用右手,左撇子讀完文章,自己再反推回來就好了。

刀子要磨兩面,最後影響刀口鋒利的那幾下的研磨十分重要,所以得考慮順不順手的問題。右手持刀刀口朝右,倒拖向左邊研磨,視刀口變鈍的情況,以及砂紙的粗細,大約得磨十幾次到幾十次,並且用放大鏡觀察,是不是已經磨掉過半,因為刀磨兩面,所以每一側只能磨原先厚度的一半。然後檢視砂紙還能不能用。

如果第一次磨六百目的砂紙,則兩邊只能各磨40%的厚度,留下的厚度供更細的砂紙來研磨,要準備放大鏡也是這個道理。刀口朝右向左拖磨之後,刀口轉向朝左向右拖磨,這個動作比較順手,所以保留在最後,因為完成這到手續,刀子就磨好了。如果向右拖磨磨太多了,刀口就會形成很少的鋼屑黏在刀口上,這就是所謂的鋒芒太露,或者稱為毛口的情形,可用放大鏡檢視出來。

或用手指輕輕平貼著脊線與刀口的一面,然後沿著刀面滑動觸摸刀口,刀口一邊粗糙、一邊光滑,粗糙的那一面,就是黏在刀口的鋼屑偏向那一邊,這是初學者控制不好常有的問題,可將毛口的那一部份,以刀口垂直對準砂紙,輕輕左右移動,與磨平刀口缺損的方式相同,只是力量要小很多,去除這些毫毛鐵屑後,再重新磨刀口,當然還是得注意刀口兩側修磨的部分要一樣多。

這種磨刀方式重點在於針對不同的鋼材,找到最合適的水砂紙,以及控制刀口的光潔度,太粗的砂紙磨得較迅速,但是鋒利度也比較不持久。

左:以砂紙外推為刀口開鋒。右:筆者草創的磨刀石當銼刀用,讓開山刀的角度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