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登山添購裝備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幸福的。一方面品牌眾多,高低不同的價格都能買到類似功能的產品,其次是非特殊專業的產品,往往兼顧日常生活的其它用途,不會買了某一裝備,一整年的某一、二次正式登山才派得上用場。因此添購裝備應該分兩個大方向來談:
類似功能的產品,數倍價差的問題
以登山鞋為例,許多歐洲名牌登山鞋,價格不菲,一雙售價高達臺幣一、兩萬是常態,請不要懷疑那雙鞋子登山的功能,而是要思考類似這樣功能的登山鞋,最低價大概多少錢買得到。若再舉背包當例子,不談奢侈品牌與一般品的幾倍價差,通常進口高價品所用的材料都比較好,背包比較耐用,越是低價的產品,通常材料差不耐用。以同樣都在東南亞國家生產的背包尼龍布做說明,知名品牌的產品就是實實在在 1,000 丹的尼龍布料,地攤貨就是不到一半強度 400 丹的布料,然後貼一層很厚的塑膠皮,既不防水,用沒好久就裂開,您還以為買到很厚耐用的布料。
初學登山大概有一段時間都在輕鬆的行程裡累積功力,若有前輩指導,買名牌的,恭喜您裝備一次到位。如果預算不豐,嘗試錯誤買地攤貨倒也不是壞事,因為您從裝備的迅速破損中,很快的學到經驗,怎麼樣辨別產品的好壞耐用程度。
非極端專業的登山用品
非極端專業的登山用品,往往兼顧日常生活的功能,添購之後增加日常生活的方便,經常使用產品必然增加損耗速度,很快又要添購新品,既能累積使用經驗,增加日常生活的便利,最終獲得辨識產品是否合自己用的神準眼光。比方說攀岩背包,屬於極端專業產品售價不斐,雖然也能當做公事包、攀登郊山,但畢竟所費不貲、大材小用。不妨買個一般性的小背包,郊山湊合著用,上班也不錯用,一年後又換一個,前一個的缺點、優點都變成您挑選下一個背包的最佳指導老師。再舉一般拼貼絨皮的登山鞋,雖然是低價品,也有很耐穿的,登山健行派得上場,下班後散步逛街也很耐穿,一兩年後鞋底磨穿再買另一雙。絕對比起因為沒有經驗,不知到全亮皮鞋子要磨腳後才可能更合腳,花大錢買專業品,一年難得穿幾次,能夠累積多少經驗,練得挑產品的好眼光?
因此初學者還是從一般的登山活動開始,用微薄的預算,買通用性的裝備,但是多累積同好之間傳播的知識,多收集網路裝備資訊,培養專業知識鍛鍊神準的眼光,為將來提昇登山專業知識與能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