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時,一位來自三棧溪附近村落的朋友,傳來了數張美麗的風景照,引起了我對三棧溪的好奇與嚮往,正陶醉在美景時,她卻用很遺憾的口氣告訴我:這裡很可惜,很美,卻沒有慕谷慕魚規劃的完善,有時候想保護一塊美麗的地,心有餘而力不足。
經他這麼一說,引起了我的好奇,於是我查了查資料,三棧溪的上游分別為南溪跟北溪,而三棧南溪是台灣溯溪裏面很熱門的一條溪,而今年才開始戶外探險行程的我,一直還沒有機會前往朝聖,而三棧北溪相較之下,知名度並沒有那麼高,正好可以去探個險,於是我便臨時決定一下班就開車衝到花蓮,一探三棧北溪的究竟。
越來越簡化的過夜棲身方式
週五下了班,驅車抵達太魯閣時已是週六的凌晨一點,為了儲存體力,我們寄宿在許多溯溪人士都知曉的富士國小,直接在車棚下鋪了張綿紙,打開睡袋蓋住自己直接去夢周公了。就這麼克難的到了早上六點,便整裝出發前往三棧村,這三棧村有個有趣的太魯閣族名稱『布拉旦』,意思是滿地的葫瓜,而這有趣的地名也就是我們接下來二天溯溪之旅的起點!
如綠寶石般的三棧北溪
從民宅處開始下到三棧北溪的方式有二種,一種是道路盡頭走到底直接下水,另一種是走當地人的水管路,差別在水管路當然比較好走,而且可以直接抵達第一個深潭,不過若是喜歡在溪谷中涉水行進的感覺,也可以一開始就直接下溪,不過為了能夠看到最美的景致,於是我們決定沿著水路上溯。
就這麼在溪水中行走了大約行走一小時之後,就抵達了第一個跟第二個深潭,清澈碧綠的溪水,冷而不寒,從溪邊就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每顆沉在溪底中的礫石,讓人忍不住下水游泳起來,花蓮的溪谷乾淨清爽,三棧北溪沒有渾濁帶黏的泥沙,溪邊也沒有太多會黏人的植物,頂多只有俗稱“恰雜某”的鬼針草,所以不論走水路或陸路幾乎都不會造成我們行進間的困擾。
落差漸大的溪谷 出現瀑布的次數也多了
這次剛好運動GPS手錶在山野中故障,所以無法得知確切時間、以及正確的判讀自己在地圖中的位置,只能憑著太陽的位置去判斷時間與方位。前半段的溪谷,走起來並不難,因為遊走跳躍在大石頭上,比較稍微耗體力,攜帶的主繩並沒有用到,加上溪水並不急,很多過溪或攀爬上瀑都比較簡單輕鬆,不過並不代表不具危險性,因為溪谷活動的風險中:滑倒、碰撞、落石、溺水,都是很常見,還是小心的好。
越往上游走,地形落差越大,溪谷中的石頭也越來越大顆,後半段都是峽谷地形,所以大雨過後應該會特別危險,就在這一路上穿越著深潭、瀑布、峽谷的地形,讓這次的行程充滿了刺激與驚喜。
進入後半段的溪谷,隨著溪谷中的岩石越來越大顆,開始需要手腳併用的攀爬,掉落在溪谷中的岩石形成水下開口的地形、或是瀑布,身上背著十多公斤重的背包跟晚餐,還真有點吃力,因為晚上預計在溪谷中過夜,即使已經儘量減輕不必要的裝備,不同於在高山上的行走,溯溪不停上上下下的特別耗體力,有些人覺得女生溯溪很不方便,尤其是還要過夜,還有換裝、如廁、生理期等等,可是其實很多不方便都是自己想出來的,除了先天體能跟背負能力上,我仍不如男性的優勢,在其他地方,該撿柴火、該煮、該爬、該垂降的時候,儘量靠自己去克服,平時有時間就請教別人,偷學幾個技術,在攀岩館練一下抱石跟攀岩手感,幾乎每趟出門,團體中只有我是一位女生,事實上並沒有多少不方便的地方。
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開始進入大峽谷,其中有兩處落差極大的岩石,還有前人或當地人所遺留的打結白繩,在出發之前,網路上所搜尋到的資料,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前半段玩玩水,跳跳水,半日遊就離開了,少部分的人會行走到此處,不過這個大峽谷之後,是怎麼樣的地形,此時此刻的我們也都不知道,這一段峽谷地形,比較潮濕,所以要注意滑倒,但是走過之後,發現峽谷長度並不長,一直到目前為止,我個人仍是偏愛北港溪惠蓀段的大峽谷,蔓延了好幾公里,高聳垂直,但是因為惠蓀的地質不穩,所以落石不斷,美麗果然與危險並存吶!
因為本來就預計在溪谷過夜,所以直接在靠近終點的一處沙灘搭幕,直接取用溪水煮晚餐,小巧可愛的營地,還散佈了些新鮮的羊便便,可惜守候了一夜,沒有看見半隻野生動物。晚上悠悠的山谷內只有溪水流瀉的聲音,伴隨著無光害的滿天星斗,很開心又在深山美好的時光中入眠,直到隔天睡到自然醒,一路跳深潭回程。
即將抵達終點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三層瀑布,看樣子水流在這邊轉了個方向,第三層瀑布是被照片十四中的大石頭擋住了,此時應該已經將近下午五點了,因為我感到有點疲憊,所以沒有跟同伴一起爬上去大石頭上看看還有什麼新發現,不過倒是在左邊山壁,發現疑似有當地的獵徑或是獸徑可以高繞看看,只是時間已晚,沒有機會再挑戰。
網路上並沒有終點這裡的相關資料,只有找到四季溯溪協會有完溯的公告而已,不過就在禮拜天下午三點回到民宅跟老伯伯聊天時,老伯伯說因山區地形水文複雜,為避免發生危險,須有熟悉地形的人帶領才能進入活動,不過也並非全然的安全,因為前陣子有位當地人在終點曾經出過意外,所以前往溯溪隨時都得注意水文變化以及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