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慶3天連假討論著美好的國慶連假該去哪里探險,我和宇經過幾番思考後決定前往位於屏風山跟奇萊山之間的溯溪路線,然而經過資料的收集後,我才發現這是一條不簡單的溯登路線,要先從屏風山登山口進入,走登山步道直到鐵線吊橋,並下降預定溪谷後,往南方溯行直到預定支流末端後,開始上切至黑水塘山屋,雖然只有溯登上到黑水塘山屋,但是高度先下降600公尺,最後總爬升1250公尺,聽起來也夠讓人緊張了。
溯行在困難又讓人驚歎的溪谷
抵達登山口再經過二個小時的步行,終於抵達鐵線吊橋,攻擊手架好主繩,大家開始進行垂降,沒想到溪水的顏色,居然是呈現滾滾渾濁的灰色,當下讓我很失望,十分不解為什麼高山溪會是這麼渾濁;等待全員垂降完畢後,大家持續往上走,大約走了半小時之後,抵達第一條匯合口,才發現原來溪水渾濁的原因,因為另一條支流是從石門山下來,水量較多而且混雜泥土,據說是因為上游石門山地形常常崩塌,造成溪水長年不清現象,幸好我們預定行走的主流仍是清澈帶藍的美麗溪谷。
進入預定路線後,眼睛忙著欣賞週邊的風景,翠綠的樹木跟亮綠色苔蘚,溫柔舒服的散落在溪谷兩旁,腳下踩著清透冷冽的溪水,帶著高山溪特有的藍色,讓人心情感到十分雀躍,高山溪還有另一個跟花東溪谷一樣的特色,沙礫也不黏人,走起來格外清爽,每當因為攀爬而滿手泥污,只要往水裡輕輕晃晃,泥沙自然就被溪水帶走了。
走了一個半小時抵達到記錄上俗稱的「沖水馬桶」位置,這是一個較長的小峽谷,看著眼前大量的瀑布水沖刷而下,也難怪會有這樣的稱呼了。但讓大家頭痛的是要如何成功攀上懸空的大石頭,曾經探訪過的團友是採取高繞,不過這次我們成功的利用工具直接穿越這塊地形,但這也是讓大夥兒經過幾番努力以及耗費了全身的力氣才成功,在稍有寒意的10月份加上瀑布的水氣跟寒風,完成穿越時大家已都精疲力盡、身子止不住的發抖了。
判斷錯誤的懊惱
在穿越「沖水馬桶」的天然障礙就耗費了二個小時,剩下一個小時要到達預定營地,沒想到走著走著,突然眼簾映入一個風景非常有仙氣的畫面,那是在山壁上了一大片瀑布群,水量不大不小,由高處輕輕宣洩而下,十分有靈氣,大概算是另一種給我們行程的安慰跟獎勵吧,就這麼大家也抵達了第一個營地,一個約可睡八個人的小沙洲。
第二天起床動身,前半段一路上都是美麗的風景陪伴著我們,跳躍在大石頭上,溯行在一個又一個的小峽谷間,但走著走著,再次受到地形的阻隔,使得大夥兒無法順利抵達預定的營地,而改在一片較高、可以避風的針葉樹林紮營,也很幸運的找到一處大而平坦的營地,地上佈滿了柔軟的松針葉,附近也有小溪流可取水,可惜咬人貓多了點,免不了又被咬了一下,不過我倒是還挺享受那種麻麻的感覺。
隔天我醒得很早,我們的營地標高已經約2350公尺,天氣已經不像前兩天有陽光伴隨,森林裡濃濃的霧氣,飄著雨落下打在天幕上,看起來第三天的天氣不是很理想,收拾著裝備,揹上大概還有10公斤的背包繼續上路,前往最後預定的上切處,並抵達末端的60米瀑布。
危險的上切 抵達並不是結束
離開了60米瀑布,因為寒冷的風雨讓大家的身體開始發抖,加上接下來要挑戰從標高約2450公尺的高度,上切到標高2750公尺的黑水塘山屋以及終點3100公尺的合歡山服務中心,這一路上切路段多為破碎的崩塌谷線,踩在脆弱的坡度上令我們膽顫心驚,被覆著稍有重量背包的我除了手腳並用攀爬著之外,還得思索著下一腳要踩在哪裡才不會引起太大的砂石滑動,就這樣好不容易離開了最危險的塌陷處。
又濕又冷的我們終於接上了奇萊步道,但別開心得太早,因為黑水塘走奇萊步道回到登山口這一段還要繼續爬升400公尺,而且當我從登山口回到合歡山服務中心時,看到氣溫只有6.8度,下巴差點掉下來,還好服務中心肯收留並讓我們更換衣物,對於能夠成功安全的完成這次的行程,真的很感謝其他團友的互相扶持跟攻擊手的辛苦付出,美麗的高山溪谷,值得再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