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2015/04/01
記者/李嘉亮
如何預防蜂螫 瞭解野蜂的習性
從事非海上戶外活動,多數陸上戶外活動最易碰到的危險動物,並非毒蛇、虎頭蜂,而是野蜜蜂,因此蜂螫是戶外活動的頭號殺手,但在戶外活動遇到蜜蜂怎麼辦?要避免被野蜜蜂螫傷就要先瞭解牠們的特性,才能夠避免受到傷害。more
技術.2015/03/23
記者/范國晃
望遠鏡的基本使用方式
近年來國人較注重休閒生活,學校的自然教學也結合了許多自然的環境,提供學生能直接接觸自然及觀察野生動物,藉由體驗教學讓學生更接近自然生態。因此望遠鏡的使用機會便增多了。但一般人對望遠鏡的使用方式並不太熟悉,在這裡我們將分享望遠鏡的使用方法。more
技術.2015/03/16
記者/范國晃
如何選擇適合的望遠鏡
使用望遠鏡無非是觀測、調查及欣賞的需求。然而並非1支/把望遠鏡就能滿足所有的使用需求該如何選擇適合的望遠鏡呢?讓德國光學品牌MINOX告訴您該如何選擇屬於自己的望遠鏡吧!more
廣  告
技術.2014/02/27
記者/賴柏元
戶外活動牙痛怎麼辦?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一趟計畫完善的旅行中,若是牙齒忽然鬧起脾氣,或是發生意外導致口腔外傷時要怎麼辦呢?筆者以自己是牙醫也是潛水活動的愛好者的身份提供一些簡單的診斷方法和緊急應變給讀者們參考,不過還是要記得盡快找牙醫師作更詳細的診斷及治療。more
技術.2013/08/14
記者/左承偉
水壺、水袋知多少?  談戶外飲水容器與工具
夏日中暑、熱衰竭,讓社會大眾意識到運動中補充水分的重要性,但身處戶外可不比在家,飲水並非隨手可得,因此攜帶水的工具就越顯重要,傳統的水壺、水瓶,到一般人較不熟悉水袋,我們將深入淺出為您介紹...more
技術.2013/02/27
記者/林政翰
戶外踏青不可輕忽的萊姆病!
萊姆病主要流行期在晚春及夏天,同時這段時間也是人們戶外活動最頻繁的時期。它的臨床症狀包括神經系統(腦膜炎、顱神經炎、顏面神經麻痺、神經根炎)、骨骼肌肉系統(關節炎、肌肉炎)、及心臟系統(心肌炎、心率不整)的症狀,是喜愛戶外活動的您,絕對不可輕忽的風險...more
技術.2012/11/02
記者/吳旭昇
秋冬溯溪才最刺激-淺談台灣秋冬溯溪入門
台灣的梅雨從五月開始,接著是颱風季,就算天氣晴朗的好天氣,夏天也常有午後雷陣雨,造成豐沛雨量。由於台灣溪流豐富多元的峽谷地型,大雨造成溪水湍急,常使得溯溪隊伍無法通過,甚至發生受困的窘境,所以真正的溯溪高手,會選擇在水量少而穩定的秋冬,進行長天期溯行高山溪谷的探源。more
技術.2012/09/27
記者/徐彥暉
戶外活動的十項必需品
有些看似不起眼,卻往往在關鍵時刻發揮極大作用的小玩意,是不該被忽略的必備物品,以下的十樣物品為從事戶外活動的人,在進入車輛無法及時到達的地區時,所須隨身攜帶的必需品。more
技術.2012/09/12
記者/林政翰
野外急救 高風險傷口的處理
當身體不論是因刀子割傷、跌倒而擦傷、落石擊中的撕裂傷或意外踩到尖銳物的穿刺傷,只要身體出現傷口,就有傷口感染的風險。在野外,因為距離醫療單位遠,並無法進入專業的醫療處所處理傷口,傷口容易產生感染,而這將有嚴重後果的潛在危險性。所以如能在第一時間做到接近醫療單位水準的傷口清潔,就能大幅減低感染機會more
技術.2012/09/07
記者/李嘉亮
從天災看見戶外活動裝備的價值
面對天災,常有許多人措手不及,而枉送性命。但事實上,許多技能都是在戶外活動中鍛鍊的,因此具有戶外活動習慣的人,也就成了可以自我救援的生存者。根據美國有關救難的研究顯示,具有自我救助能力的人,在緊急危難或天災的生存率,遠高過缺乏相關經驗者的數倍到十數倍,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more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