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 │ 技術

基礎地圖判讀 依據地圖估計行程基礎地圖判讀 依據地圖估計行程

基礎地圖判讀 依據地圖估計行程基礎地圖判讀 依據地圖估計行程
撰文/李嘉亮.攝影/李嘉亮
2016/02/29發表,已被閱讀10,309次

目前的登山活動環境已發展相當成熟,不難由相關網站內容、登山路線導引書籍、專業嚮導口中得知某特定登山路線總行程多少公里,一般標準時間多久能走完,這是非常有用的參考資料,用於鑑別自己的體能狀況,並推估行程的可能困難度。

比方說登甲山標準時間上五小時,下三小時,若碰到下小雨,可能得各增加一小時。若甲山屬於高山,下雨天特別冷,氣溫低體力喪失較快,上山可能變七小時,體力已經耗盡,下山可能五小時還到不了,這就是雨天登高山特別容易出狀況的原因,因此不論是一般公認的登山標準時間,或者依據地圖推算的路程遠近,除了天氣狀況影響,自己的體力也是一大變數,還有少數登山路線下雨特別濕滑。通常容易發生事故的登山路徑,下雨後都特別濕滑,大幅增加行走其上的體力消耗。甚至很多更精確的行程資料,都將路程分段,哪一段平路多遠走多久?哪一段陡上多遠走多久?這些資料都可用來驗證自己走多久,增加自己瞭解自己體能的狀態,以做為後日其它行程的參考。

利用方格線推估路程長短,通常不管路線佔方格線多少,凡在格內的路線都算一格的長短,總合起來都大致接近路線的正確長度。

明白登山路徑存在的特殊變數之後,初學者依據地圖研判路程遠近數字則相對簡單。不論是臺灣早期原住民的獵徑、部落間通婚路,或者早期登山家沿襲修改的登山路徑,通常都挑選地勢開闊,方向筆直的小徑,因此只要以比例尺推算,通常都能算出大致的路徑總長度,初學者要自己推估,再參考相關書籍的記載,山區告示牌的標示,通常誤差都在數百公尺以內,每一次登山都照地圖推算,多練習就會越來越上手。自己依據地圖比例尺推算的數字,通常與書籍記載、山區告示牌標示的有所誤差,不一定是自己的有誤,可能是山區路徑因坍方而改道,以致於產生誤差。

若山區地勢複雜、小山頭林立、大面積陡坡才會路徑變的彎彎曲曲,可用軟鐵絲折成類似彎曲的路徑,再拉直就能推估路徑的長度。通常這些路徑都較短,即使估算不精確,對於總長度的影響不大。但是每一次的登山,一定要估算路程遠近,在估算的過程中,等於又詳細閱讀過地圖,增加瞭解當地環境的,等於又堤昇自己登山活動的經驗與功力。而估算路程遠近,參考坊間的標準上下山時間,以及對於當地地形地勢的瞭解,在活動過程記錄自己所耗去的時間,這是登山自我體能管理的標準操作程序。

圖中下端尖的器具稱為路徑長度計量器,尖端小輪子沿著路線劃,即可推側路線長度,通常因人而異、較直的路線量出來的較準。
自行影印拼接繪製的地圖,方格線、磁正北記號、等高線一應具全,圖中紅點代表一條等高線,大紅點代表粗(五條)等高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