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登山界常聽到「百岳」一詞,到底什麼是百岳?台灣本島上超過三千公尺以上的山頭豈止一百座, 百岳構想的提出,其原意本是倡導登山活動的種種好處,然而演變至今,反而卻成為「拼記錄」的奇怪現象,不是百岳名單之中的山便不值得一提嗎?
拼百岳記錄這檔事兒,影響台灣的登山文化十分深遠。造成一般登山隊伍行程太過匆促,腳力好者拼記錄,初入門者也以去過百岳級的高山為榮,也因此影響到住宿點之間的距離。
其實,該停的時候或值得停的時候,也是登山過程中使人獲得最大收穫的時候。聽說王品集團曾經訂出主管必修的三百學分:「遊百國、登百岳、吃百家餐廳」。其本意也是極好的,因為書本讀得再多,理論基礎再怎麼扎實,都比不上見識夠多。不過此時「登百岳」似乎成為一種具有運籌帷幄與增加膽識的象徵意義,造成越來越多人認為登山是一種證明自己能力的試煉,所以商品化的登山行程也就愈來愈多了。到底這樣的現象是好,還是不好?似乎一時之間也難以下定論。
說到登山旅遊的照片,在這樣的消費刺激下,似乎全體隊員的登頂合照是整趟行程中最重要的影像,在各個網路上的行程記錄裡都看得到,這種影像似乎已成為一種符號,有點像是登山者對山頂上三角點的崇拜與迷思,也代表一般登山者對相機操作的陌生,無法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影像。因為符號化的影像事實上已遠離登山運動最初的本質。
一趟動人的登山或戶外旅遊的行程,若要藉由影像介紹給一般大眾,或是分享給其他未同時參與的他人,那麼「組圖」是一種值得認識的概念;也就是說,將一組圖片故事分為由主圖、意象圖、說明圖、輔助圖…等串起。這樣的概念雖然已是報導攝影領域中的一環,但也適用於記錄一趟戶外行程。只有能夠串起一段故事的圖片組合,這樣的介紹才能深植人心。否則拍得再多,在我看來都還是只有一張或一種圖片而已。
一段路途那麼辛苦,只要肯多用點心思在影像的構成上,必然也能夠留下動人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