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合歡山,腦中最先連結到的,大概就是冬季靄靄的雪地,及春季嫣紅的杜鵑,但對於夏季的合歡山可能就沒太多印象了,因此這次行程就是為了一探夏季的合歡山,並滿足沒見過漫天銀河的壯麗景致。而這次前往的合歡北峰,是合歡群峰中的一座,海拔高度高達3,422公尺,並被列入「臺灣百岳」,可以說是最容易完攀的百岳之一。
這次與夥伴攀登合歡北峰各有各的打算,分別是想要拍攝高山鳥類以及銀河,但出發前幾天看著各項氣象預測資料,知道攀登時氣候會不理想,但我們還是決定前往碰碰運氣了!
輕鬆的路線
一早驅車沿著臺14甲線來到了合歡山管理站,雖然這裡不是登山口,但這裡卻是攀登合歡北峰必經的重要補給點,在這裡不僅可以將車輛停置妥當,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可以採購及滿足口腹之慾的一切補給,因此我們在這裡吃完午餐、稍作休息後,這才悻悻然地慢步走向小風口登山口。
從小風口的起點出發,依據地圖顯示,到達合歡北峰頂大約僅有2公里的路程,一般人若非背負太重的裝備,僅攜帶飲水、簡單乾糧的輕裝狀況下,約略3~4小時內完成。前往北峰山頂的路跡明顯,也有人為鋪設的階梯,剛開始的700公尺路程超微有點坡度,但難易度上並不會太高,可說是條老少咸宜的高海拔輕健行路線。
行走在步道上,我們慶幸天氣相當晴朗,偶而飄來的山嵐帶來了陣陣涼意,也帶走了疲憊的感覺,但我們卻在這一路上頻頻停下腳步讓路,因為兩人都揹負著約15~17公斤的個人登山裝備與攝影器材,雖然重量不算重,可比起從咱們身旁經過的輕裝遊客來說,我們的裝備也不輕了,所以就讓出道路讓腳步輕快的其他遊客先行囉!不過也因為不斷的停下、讓路,讓我們更有機會停下腳步看看身旁的景致。
慢步地走著
這趟旅程已是6月的最後幾天,正是典型的夏季氣候,山頭的翠綠不再嫩黃,毛杜鵑花季也進入了尾聲,所以從登山口開始的沿途,雖然都能看到遠方一叢叢的杜鵑花,讓單調的草原有了新意與點綴的效果,但走近這些花叢時都發現花朵已經稍有凋萎,要一直到過了0.5K後才有較完整的花形,不過這對錯過了花季的我們來說也不算是壞事,畢竟躲開了壅擠的人潮,可以盡情的享受一路上的山野寧靜。
就這麼慢步來到了反射板,看著這片已成重要地標的巨大微波反射板,也就代表距離北峰與夜宿的營地不遠了。在這裡的視野極佳,不僅能看到前方的合歡東峰,更能遠眺陡峻的奇萊北峰,此情此景在心中的悸動,是難以用膚淺的形容詞來表達的。
繼續往天巒池的營地前進,令人驚豔的是這居然還有小溪流呢!而這也是為何被稱為小溪營地的關係吧!正確來說,驚豔的不是因為有小溪,而是這條小溪像極了電影中的小溪徑從森林中緩緩流出的景致,因此不自覺地想要多在此停留一會兒。但現在可不是享受視覺的時候,因為眼前要做的是要找塊空地紮營,不然就沒地方休息了。
塞翁失馬
紮好營、打理好晚餐和五臟廟後,聽著夥伴感嘆著一路上只看到岩鷚、沒有機會看到其他鳥類,更沒拍到任何鳥類的遺憾,因此我們索性就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入夜後的滿天星斗了。但事與願違,本來期待著入夜能看到銀河,沒想到周圍的雲層深怕我們太無聊,也悄悄的往我們帳篷靠攏,還伴著隆隆的雷聲,想要與我們一起湊熱鬧,這下不但沒拍著鳥類,連銀河也害羞地躲到了雲層後方,但卻也意外體驗了雷雲與星空交織所迸出的另類火花,算是塞翁失馬的另類收穫吧!
隨著時間越晚雲層也漸厚,一場傾盆大雨也跟著降了下來,雖然相當掃興,但也慶幸不是在白天行進間降雨,否則淋成了落湯雞又在僅有9℃的山上可一點都不好受。
登上北峰山頂
一早醒來,呼吸著都市所沒有的清新空氣,捕捉了幾張眼前的景緻後,就此收拾好行囊往北峰山頂出發囉!從小溪營地出發前往海拔3,422公尺的北峰山頂並不算太遠,莫約半小時即可抵達,從山頂除了可以看到一路從登山口到反射板的路徑,更能看到位於花蓮縣境內景致壯麗的合歡東峰、奇萊北峰,而另一側則是南投,可以看到不少農地與農舍,有人覺得像極了瑞士,但我們則持不同的看法,但不論如何,我們總算完成這次的旅程了。
不可忘記的物品
這次前往合歡北峰有點太輕忽紫外線的威力了,並未攜帶長袖衣物、袖套或者防曬乳液,儘管來到了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合歡群山氣候涼爽,但炙熱的陽光挾著紫外線仍是將我們給曬傷了,就算戴著帽子,臉部的曬傷仍無法倖免,更不用說穿著短袖的筆者了,所以怕曬的人,夏季登山防曬工具或防曬乳液真的是不能少的呀!
除了烈日外,第二個可能會遇上的就是降雨了,雖然本次攀登合歡北峰僅於夜間降雨,但山區難免會有降下地形雨的機會,所以帶件hardshell硬殼衣以備不時之需,不僅可以抵擋雨勢,更能降低風寒效應的效果。另外,如果有過夜或於晨昏活動的情況,可別忘了帶件羽絨背心保暖喔!
交通資訊
北峰的登山口位於小風口附近,大約是在臺14甲線36.7K處,附近有合歡山管理站,且管理站有簡單餐飲販售,因此來此遊玩非常方便,不必擔心休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