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 │ 技術

失溫的預防與處置失溫的預防與處置

失溫的預防與處置失溫的預防與處置
撰文/林政翰.攝影/邢正康
2012/01/19發表,已被閱讀61,287次

什麼是失溫?

簡單說失溫就是中心軀幹溫度降低。失溫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失溫會影響人的判斷力,以及超過人類生理最低的運作溫度後,人體臟器將停止活動,造成死亡。通常,由於失溫患者常不自覺,並任由情況惡化,因此保持對失溫的警是每個山野活動者應該具備的能力。

雪地活動首重保溫,因此保暖服裝是第一要務,但又避免過度出汗;第二則是避免滑倒,如穿著冰爪。

當人體開始覺得寒冷時,身體會自動把四肢末梢的血液集中到軀幹,這是身體減少熱能散失,以保持中心器官與腦部的正常功能,所以手腳會覺得冰冷。若不回應,體溫繼續降低,就會開始發抖,而此因發抖是最有效的產熱方式,到了該階段,還不穿上保暖衣物,補充食物跟水分,而讓體溫繼續降低,意識就會開始受影響,變得不想講話、想睡覺,思考與判斷力也會變差,手指則變得僵硬,拇指很難碰觸到其他四根手指。等到身體停止發抖時,則已經快要喪失行動與思考力了。

失溫預防的四大要項

一、隨時保持身體的乾燥:寒冷天氣下從事戶外活動,一定要穿著足夠的保暖衣物,但活動時穿太多反而容易導致身體過熱而流汗,若把流汗視為戶外活動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這是極危險的觀念。因為在寒冷天候下,穿太多跟穿不夠是一樣危險,而衣物穿著的目標,是讓身體在行進時保持乾燥與足夠的溫暖。

容易因活動而流汗,通常來自背負太重、保暖衣物穿太多、走太快,以及事前的體能訓練不夠紮實。而流汗時體熱的散失速度是乾燥時的二十五倍,所以在寒天中,保持身體乾燥是極重要的保暖措施。一休息就把保暖衣物穿上,能在第一時間保存體熱,等到覺得冷才穿起衣服就已經慢了,且身體也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回到溫暖狀態。

重裝的雪地攀登,必須保持步伐不徐不急,以維持穩定的生理運作,進而避免大量流汗(失去水分與失溫)。
補充溫熱的流質食物,如鹹粥、濃湯等,對於稍有失溫現象的人很有幫助。

二、補充營養的食物:寒冬從事戶外活動,身體需要更多的熱量維持正常體溫,卡路里不見得是能量的全部,營養的食物如糙米、全麥麵粉、麵條、土司,新鮮蔬菜、水果,都能夠提供熱量來源。

隨時補充食物才能保持身體的最佳表現,每半小時到一小時就補充足量的食物,身體才有足夠的熱量能燃燒,且轉換成身體所需的糖分。

三、補充適當的水分:當身體因寒冷而產生四肢末梢血管收縮,將血液集中回中心軀幹的過程時,身體會誤認為水分太多而經由尿液排出,這樣的「寒冷排尿」容易導致脫水。若在冬天攀登三千公尺的高山,就要更注意脫水問題,因脫水讓血液量減少且變濃稠,會影響血液循環,而進一步影響身體熱量轉移,脫水跟失溫相伴更容易影響判斷力跟決策力。

每隔10~20分鐘就喝口水,讓身體保持適量的水分,並讓身體在高效率的狀態下產熱與散熱,便可免於失溫跟脫水。在極低溫的環境下,保溫瓶可確保喝水的意願,一個800~1000C.C.的熱水瓶是非常方便的喝水工具,中午休息時記得再煮一瓶下午喝的水,就能確保一天至少1600~2000C.C.的補充水量。咖啡、茶葉、可可粉、酒類都是利尿劑,身體會因此而加速排尿,對身體不是最好的選擇,故水仍然是最好吸收的。

四、隨時保持警覺

如果攜行重量不是第一考量,保溫瓶是避免失溫的好裝備。

隨時保持警覺是最重要的預防機制。這說起來簡單,但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樣的認知。絕大多數失溫患者都是「撐」出來的!冷了就穿衣服、下雨就套上風雨衣,隨時補充水分跟食物,聽起來理所當然,但養成習慣卻不容易。

因此當隊友開始不自主發抖,或脾氣變差、性格跟平時不大一樣、想睡覺等等症狀時,必須馬上停下來,就地搭起帳棚,換上乾的衣物,套上大塑膠袋或輕便雨衣,再把失溫者放進睡袋裡,煮熱水倒入水瓶,再放進睡袋中,讓患者自行回溫。若患者能喝水、吃東西,就幫他補充一些。

失溫患者在回溫的過程中,會先經驗到體溫先降再回溫的現象,也就是會覺得溫暖前先感到更冷,這是正常現象,稱為「後降溫」。

結語

從事戶外活動,冷了就穿衣服、快要流汗就脫一件衣服、還沒口渴就喝水、還沒餓就吃東西,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撐,這樣不只能遠離失溫,還能遠離大部分的山難事件。

高山雪景美不勝收,但也潛藏危機,因此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才可一親芳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