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轆轆溫泉
轆轆溫泉位於群山環繞的大崙溪和轆轆溪匯流口附近,是南橫東段最隱密的一處野溪溫泉。該溫泉有多處由山縫夾壁間的出泉口,並於狹谷前有一處最大的主噴泉。由於當地交通不便,以至於人跡罕至,因此環境相當原始峻美。想抵達轆轆泉必須長途跋涉約6小時,走過幾近垂直陡上陡下的路徑,攀岩渡過峽谷激流才能到達,是不少喜愛野溪溫泉者的最愛。
「轆轆」之名來自於布農族語,Laku Laku,原意是溫泉水沸騰冒泡的狀聲字,後漢字才寫做「轆轆」。其泉水屬碳酸氫納泉,溫度攝氏40~65度左右,沸騰露頭更高達95.0℃,泉水清澈透明,略有碳酸鈣的味道,適合泡湯,飲用則建議過濾或煮沸較佳。
此番筆者受「台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的邀請,前往新武呂溪野生動物保護區演講關於溪流魚類調查以及保育管理等內容,會後與當地研究團隊一起入山,實際探勘未來設置研究的樣站,也因此有幸欣賞此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00米陡上還不夠
從台20線(南橫公路)沿著霧鹿溪(新武呂溪)往霧鹿方向,車行至嘉寶隧道,在過了隧道後300公尺左右便左轉進入下馬產業道路。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條通往山上菜園的產業道路並不好走,因為車子少、路面陰濕,加上落葉腐質頗厚,因此相當地滑,若非四輪傳動車,最好是不要輕易嘗試,否則難保發生意外!
如果一路順利的話,下馬產業道路的終點是一處工寮,視野尚稱開闊,而工寮旁的山即是江波古山的西鞍部,也將由此翻過霧鹿溪谷進入大崙溪流域。由工寮開始,約海拔1200公尺,而鞍部高約1430公尺。比較麻煩的是,這兩百公尺的爬升必須在頗原始的闊葉林中完成,而且路跡不甚好走!
行走在1300公尺的森林中,空氣相當潮濕,也因此地面的石頭、倒木多生有青苔,算是相當濕滑,因此走起來很吃力,加上必須得留下影像紀錄,除了背後50升的背包外,胸前一大包相機加上鏡頭,又徒增了行李的負擔。
這200多米當中,令人討厭的還不止濕滑的路面,路徑兩旁割人、刺人的植物有時也頗為惱人,惟獨步行在山林中的那份寧靜感,以及不時傳來畫眉科鳥兒的美麗歌聲可以撫慰人心。這段路程的時間歷經約一個小時,一行人於12點半左右抵達鞍部,並簡單吃個午餐、稍事休息。
急衝陡降800米
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的陡上200米根本是牛刀小試的暖身操而已。當翻過鞍部進入關山越嶺古道大崙支線時,還讓人以為接下來都是像這樣的沿等高線緩降的愉快路線,但事實並不然,大約30分鐘的快樂古道行後,就是恐怖的陡降800米了!
在地圖研判下,沿著古道一段後,將會遇上一處大崩壁,而由該處再往前行些,就準備下切溪谷。記得從崩壁往下看,溪谷就在腳下,變成一條蜿蜒的銀鱗,且即便沒有高度計,也可感受到兩地的高度落差。
常爬山的人不難理解,下坡未必比上坡來的輕鬆,尤其是這種劇烈的陡下坡,膝蓋與大拇指必須承受體重加上背包所一併產生的加速度,真的不是很舒服!因此登山杖絕對必要,也可以在陡下過程中支撐身體,減少腰部、背部的彎曲,減輕疲勞感。再者,這時登山鞋的支撐力也很重要,否則若無法對足弓提供足夠反饋的話,腳長會很容易疲勞與疼痛。此外,適當的襪子除了能吸濕排汗,更能讓整個腳掌填滿鞋子,不會產生空隙,尤其不會讓腳趾在下坡受到擠壓,產生疼痛感。
在這段陡下坡中最有趣的,莫過於感受林相的變化,由中海拔針闊混合林,逐漸變成低海拔闊葉林。當然,比起1400多米的涼爽,越接近溪谷,氣溫便明顯的上升。然而,幾近獸徑的小路頗不好走,有不少次,一個沒注意便腳底打滑,跌坐在地,好在高筒登山靴能給予腳踝保護,也就這樣連滾帶爬的繼續前進了。
歷經約4小時後,隨著溪谷的水聲越來越近,以及周圍的岩縫漸漸出現碳酸鈣的堆積物、滲流水後,一行人終於抵達溪谷。說真的,在撥開草叢的那一剎那,寬闊的溪谷進入眼簾,溪畔的巨石、岩壁則矗立周圍,於是氣喘吁吁的我已分不出是被這美景所震撼,還是雙腿早已無力,只願坐在這巨石上欣賞一切!
溪畔的夜300
冬季的夜總是來的特別快,尤其身在山谷,光線更早就暗下,因此負責搭營的搭營、炊事的炊事,也有朋友趕緊圍石砌出泡湯池,準備晚上好好享受夜光下的野溪溫泉。
不過盼著、盼著就因為疲憊而入睡,尤其是睡墊下傳來暖意,讓人只要蓋著外套便可入眠。直到下半夜,因為越睡越熱,想說換個位置繼續入夢鄉時,睡眼惺忪的臉掛上眼鏡,不經意地餘光一瞥,才發現滿天星斗,而熟悉的冬季星座-獵戶,正高掛在正中。
這一幕讓人精神都為之一振,趕緊拿出相機留下美麗的畫面,就在欣賞星空的同時,兩道流星依序劃過天際,為今晚做下美麗的註解。
探訪溫泉最大露頭
昔日早晨,一掃前一天的陰霾,藍天白雲下讓一切都亮麗起來,大崙溪的水色也比前一天來的更清澈,表示數天前的大雨影響正慢慢退去。用過早餐後,眾人決議向上游探索,除了希望一睹主出泉口與大峽谷的景色外,就是為了要探勘為來可能研究的樣區。
沿著溪谷右側前進,不難看見越來越多的溫泉露頭,這些微量的溫泉滲出岩壁,使得濕潤的山壁不僅附著礦物質的沉積物外,就是形成不同顏色的藻類與苔蘚,令整個峽谷的岩壁上五彩繽紛,宛如置身寫意的畫中山水。然而越接近主泉口,沸騰露頭處處可見,甚至有間歇性的噴泉,並且蒸氣瀰漫整個河谷,尤其是對岸宛如沸水的出泉口,冒著驚人的大量水蒸氣,主泉口終於抵達。
雖然歷經八八風災,轆轆溫泉一度被土石所掩埋,如今在溪水的三年沖刷下,溫泉露頭又一一出現,而就在主出泉口上游的不遠處,即是峽谷前的大潭,而四周壯闊的峽谷便圍繞著此處,在此便可感受人的渺小與自然的雄偉。同行的朋友,很快的越過溪水,並找到一處溪水混合著溫泉的潭區溫度適中,於是在告別此處前,再次享受泡湯之樂,而我則坐在對岸欣賞這一切。
後記
雖說,這趟兩天的行程算是蠻「硬斗」的,但能一睹大崙溪的精彩景色,的確值得!甚至回程在攀上陡坡的路途中,還遭遇山豬從旁竄過的驚險遭遇!
此外,透過這次的探勘與簡單的調查,再加上當地原住民嚮導於去年10月初次探勘的口述,以及過去登山文獻,當地在冬季仍有一定的魚類族群棲息, 而對照下游新武橋的樣站推論,大崙溪中游的魚群應是受溫泉影響,而使得內迴游不甚明顯。
於是未來若能將生態保育結合地方原住民的社區,並為當地原住民嚮導找到營生方向,並透過付費機制管制進出的遊客量,以及對溪流魚類的濫捕等等。而部分嚮導收入將轉做為社區協助弱勢的照護基金,相信大崙溪的生態將會更加完整,而這份美麗的自然奇景將會為更多人所欣賞與守護。
注意事項交通路線
1.進入轆轆溫泉必須先至台東關山分局辦理入山證,入山前則需要霧鹿派出所辦理登記。
2.大崙溪屬於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禁止任何捕捉或垂釣魚類的活動與行為,請勿觸法。
3.由花蓮方向來者:由池上循台20甲進入南橫公路,西行至191.5k處,嘉寶隧道前約300公尺左轉,再沿下馬產業道路,直至山上工寮登山口。
4.由台東方向北上者:由台9線327.5k轉入台20線,西行至191.5k處,嘉寶隧道前約300公尺左轉,再沿下馬產業道路,直至山上工寮登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