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 │ 專題

夏天來了 小黑蚊也多了!夏天來了 小黑蚊也多了!從臺灣鋏蠓大咬說起

夏天來了 小黑蚊也多了!夏天來了 小黑蚊也多了!從臺灣鋏蠓大咬說起
撰文/李嘉亮.攝影/李嘉亮 左承偉
2012/05/08發表,已被閱讀269,479次

嚴重干擾戶外活動的昆蟲,臺灣鋏蠓應該被列為第一名。三十幾年前,常聽釣魚前軰提起俗稱「黑微仔」的臺灣鋏蠓,此後因為文化斷層,黑微仔又有黑金剛、小金剛的俗名。當時作者不曾在釣魚、露營的時候被牠咬過,總感覺有些孤陋寡聞與自卑。直到二十餘歲的三十年前,垂釣蘭陽溪終於生平初體驗,第一次被叮咬。

恐怖的小黑蚊,現在常常是一巴掌打死2、3打!

之後十幾年,平均一年才遇上一、二隻。大約近十年來,才覺得O-V越來越多,有時一天垂釣可拍死上百隻。宜蘭、花蓮、臺東、苗栗、嘉義、臺南,從平地到低山帶,溫暖的季節都能碰上牠,一天拍死數十隻稀鬆平常。報載、電視新聞提及臺灣鋏蠓大發生,給山區鄉鎮帶來煩惱,小學生、觀光客被叮的全身紅腫,甚至已經衝擊到觀光產業。到底甚麼原因臺灣鋏蠓從以前的稀有動物,現在變成揮之不去的惡夢?

臺灣鋏蠓開始增多

臺灣鋏蠓幼蟲以陰濕地面石塊上的藻類為食物,因為長期陰雨,石頭上藻類食物太多,幼蟲大量存活,於是成蟲大發生。記得以前有陰雨連續三十天的記憶,當時黑微仔怎麼難得一見?持此說法者,請上網查閱長期氣象資料;應該不是那回事,目前揣測鋏蠓大發生的原因應屬烏有子虛。美國的國家自然公園管理,非常重視原住民的經驗,因為生態管理屬於經驗科學,經驗豐富者最可能提出最接近事實的管理理論。美洲印地安人生於斯、長於斯,求助請益必有收穫。後來非洲、澳洲的自然公園管理,一再證實藉助原住民經驗,總是事半功倍。

十多年前在苗栗明德水庫垂釣,第一次碰上臺灣鋏蠓大咬,釣魚同伴有人噴防蚊液,不時焦慮嘮叨:「防蚊液碰到釣餌,魚兒一定不上鉤。」有人包住全身,有幾個硬著脖子,拍打臺灣鋏蠓頑強抵抗著,還自嘲說自己對嘉義的鋏蠓有抗體,被叮咬不會癢,但不知對苗栗的有沒有效;確有抗體之事,但嘉義抗體對苗栗的無效。當時回想起年輕時聽老前輩講:「黑微仔離地沒三尺!」應該對我們有幫助。為了試驗俗諺真假,我先把雨靴穿上保護腳板、腳踝。臺灣鋏蠓改叮手掌,再戴上手套,又改叮臉部,由於無法看見自己的臉上是否有鋏蠓可適時拍打,不得已又把手套脫下,讓牠們叮手掌才能及時拍打。

這種看似整理清潔的戶外環境也難逃臺灣鋏蠓侵擾。

坐姿垂釣者人體頸部以上大致接近三尺(90公分),發現臺灣鋏蠓很少攻擊頸部以上,多少驗證俗諺的正確性。而當時又發現牛仔褲靠膝蓋的部分已經裂開,索性把裂縫扯開一點,再把手套戴上,便發現臺灣鋏蠓大群聚集,專叮大腿這一塊沒有牛仔褲保護的裸露皮膚。之後只要發現窟窿裡的皮膚附著臺灣鋏蠓便一掌拍下,一個下午打死將近五十隻,第二天將近一百隻,大概附近的鋏蠓剩下不多,第三天幾乎不再干擾釣魚!如此証明古人「離地沒三尺」的論點正確,牠挑靠近地面的皮膚咬,嚴重危害個頭小的幼童,容易造成小朋友全身都被叮咬。

天敵驟減的警訊

筆者觀察三十幾年,發現臺灣低山帶的蟾蜍數量急速減少,以前野塘邊、夏秋間,花生米大小的小蟾蜍遍地都是,春天求偶的蟾蜍成群鳴叫,吵得被迫放棄垂釣,現在不但大、小蟾蜍都很難看見,甚至池畔遠方的蟾蜍鳴叫聲都很難聽到,這很可能就是臺灣鋏蠓大發生的原因。臺灣鋏蠓在地面附近飛,與其他的飛蟲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牠喜歡連續繞二到三個小圓圈飛行,以前常觀察到地面的小蟾蜍奮力躍起,捕食一種靠近地面兜小圈子飛行的小蟲,現在終於了解那不知名小蟲很可能就是臺灣鋏蠓。此外臺灣鋏蠓幼蟲吃陰濕石塊上的藻類,陰濕的地面小蟾蜍極多,一物剋一物,人們享受蟾蜍的保護那麼多年,人在福中不知福,現在竟然弄得滿山遍野的蟾蜍,都失去了蹤影。

蟾蜍現在越來越少見,是否就是臺灣鋏蠓大量變多的主因?

是不是人們大量捕食蟾蜍食用?是不是大量使用農藥使蟾蜍絕跡?臺灣低山帶,以及各種野塘湖畔,蟾蜍大量絕跡的原因,水泥化工程才是罪魁禍首。湖畔水泥護岸,雖然防止湖畔侵蝕是必要的,但是水泥護岸一旦全面完工,大約兩到三年以後,蟾蜍就在這個湖埤岸邊失去蹤影。所有的水泥護岸都呈現近乎垂直角度,趾端有吸盤的樹蛙類,不論下池塘產卵、幼蛙爬上護岸,垂直護岸造成的影響小,對於趾端沒有吸盤的蟾蜍,下池塘產卵的成蛙終究溺斃,幼蛙也無法爬上水泥護岸,最後在池中泡水死亡。所以幾年後蟾蜍就在此地消失了!

拉都希氏赤蛙需要在相對天然的溝渠交配產卵,幼蛙才有機會上岸成長。

溪流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溪流沿岸也快速水泥化,水泥護岸更高,蟾蜍即使僥倖苟延殘喘生活於高灘地中,幾年內總是會有一場洪水,沖走蟾蜍消滅的一乾二淨。如果認為筆者認定蟾蜍是黑微仔的天敵缺乏科學證據!那麼換一個角度調查,在臺灣鋏蠓大發生的村里、風景區,是不是附近的池塘、溪流護岸是不是已經全面水泥化!是不是地表已經沒有蟾蜍!訪談當地人,是不是能與護岸水泥化完工的時程,連上一點時間上的先後順序,如果是的話,答案是不是已經呼之欲出了!這一點相信長時間接觸野塘垂釣者最清楚。

河川水泥化工程是臺灣的災難

臺灣鋏蠓大發生的十幾年來,正是政府大力推動臺灣溪流、池塘護岸的水泥化工程,而真正的大黑手,所造成的影響遠大於前者數十倍,就是產業道路的排水系統全面水泥化的萬惡工程。產業道路高效率的排水溝渠,快速排洩豪雨雨水到各地的河川,導致河川暴漲,於是溪流下游的洪水溢出堤防,或者灌入都市排水系統水淹都市街道,於是形成治山防洪,洪水越防治越大的矛盾。然而政府不但無法發覺溪流暴漲的真相,反倒將箭頭指向農民、釣友,於颱風豪雨期間在溪流活動,實在是倒果為因。

大量的低山帶邊坡、路邊溝渠化排水溝,反而讓生態環境更加惡化。

山區密佈的產業道路,一旦產業道路旁,以防洪排洩雨水為目標的溝渠開始建設,原本泥土溝渠易蓄積雨水,成為兩棲類繁殖的溫床,最適合蟾蜍、拉都希氏赤蛙等耐汙濁水的種類,但是水泥溝渠幾乎沒有積水,偶有積水也因小蟾蜍、拉都希無法爬出垂直水泥壁面而溺死、餓死,於是水泥溝渠所到之處,臺灣鋏蠓的天敵蟾蜍消失了。臺灣有這麼多研究生態的大學系所、學者專家,這樣密布全臺的水泥溝渠工程,對於生態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實在是不應該發生的!更不應該渾然不覺!

很多鄉鎮民意機關與行政首長挺水泥工法,潛在的利益是工程發包的回扣,使得他們口口聲聲說水泥工法有效,堅固,生態工法無效、不夠堅固,平心而論,天底下有哪一種工法夠堅固或者絕對堅固?水泥工法、生態工法只要砸下夠多的錢,嚴格監工,一定可以做得夠堅固,只是政府的預算能不能支付,以及值不值得、有沒有能力做的問題?水泥工法只要能砸下夠多的經費,當然也能兼顧生態,生態工法何嘗不是如此呢?不論水泥、生態工法,在還沒有發展出更便宜有效工法的過渡時期,世界性的潮流都朝生態工法的方向在努力,政府應該持續保持兩者良性的競爭,藉以發掘事實的真相,並且追尋更廉價有效的水泥生態工法,而被鋏蠓叮得滿頭包的民眾,除了懷疑政府、專家的說法之外,在網路知識無國界的時代,一個小小創意的發想,往往可能才是核心問題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