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爬百岳的風氣頗為盛行,探究其原因與媒體傳播和社團的推廣有密切關係。因為數位媒體和網路社群大量普及,網路上可以輕易接觸到許多有關爬百岳的圖文資訊,許多之前沒有特定戶外活動偏好的人,常常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張高山風景的照片,或著跟朋友參加過一次百岳行程,從此就被百岳高山的風景深深著迷。
這股登百岳風氣甚至向外蔓延,現在有些企業舉辦內部團康或公關活動,或者新人想要留下一張難忘的婚紗照,也紛紛把場景拉到百岳高山上。然而,高海拔登山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再與「任務性」(註)的攝影目的結合,若沒有慎選團隊成員,輕則無法順利完成外拍工作,鬧得付錢的客戶和執行工作團隊不歡而散,嚴重一點還會拖累隊伍在山區行進,就算未必涉險,但肯定會讓隊伍的行進很窘迫。究竟高海拔山岳攝影難在哪裡,高山外拍的錢好不好賺,接下來就為讀者分析。
註:例如拍攝企業和政府單位的公關影像、婚紗攝影。
體能 是從事高山活動的基本條件
高海拔健行之所以比低海拔健行更具有挑戰性、更辛苦的主因,在於高山上的低溫和空氣含氧較低。高山上的低溫,使得登山者必須攜帶保暖羽絨衣物、擋風的硬殼外套和羽絨睡袋,甚至還要自行帶上多天份的糧食補給,必要的裝備攜行量遠比中低海拔單日往返的郊山多,因此登百岳人的登山背包總是看起來一大包,背在身上走就像是苦行僧;再來,就是高山上氣壓較低,人體到了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血氧飽和度只有平地的90%以下,較低的含氧濃度不利於運動,生理狀況不適者,很容易就有高山症反應。
雖然平時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對於高海拔山區的適應力有所助益,但卻不是保證。在低海拔山區具有不錯的體能表現,到了高海拔山區低氧的環境,卻不一定能夠正常發揮;然而,如果連低海拔健行的體力都不具備,那麼到高海拔山區活動一定會痛苦萬分。
若想到拍攝到畫質較佳的畫面,攝影師至少需要攜帶:一台全片幅單眼相機、(超)廣角變焦鏡一支、中望遠變焦鏡一支、三腳架一支,光是簡單這四件攝影器材,重量大約就有四至五公斤,這還沒加上其他可能會用上的工作鏡頭、備用電池、閃燈、反射板、各式濾鏡、快門線等配件呢。由此可知,若無聘請協作員分擔宿營、餐飲和工作裝備,攝影師除了要帶上個人裝備,還有額外的攝影器材,裝備攜行負擔比很多隊員還要沈重許多。其他人上山只是純走路、看風景,攝影師不但背得更重,還要反覆走上走下,拿取攝影器材取景拍攝,因此攝影師的體能支出絕對是隊伍中最大的。若攝影師無良好的體能,自顧都不暇了,哪有餘力執行拍照工作?
攝影師須熟悉山域
攝影師是否熟悉前往的山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牽涉到兩個層面。第一,前進高山,一切僅能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走上去,攝影師熟悉前往的山區,才能判斷該路線是否在自己的體能、技術範圍之內,也才能拿捏行進速度,並且避免脫隊迷路的風險。
第二,熟悉攝影題材是拍出好照片的關鍵之一,也是優秀攝影師需具備的「軟實力」。唯有熟悉山域的景觀特色、天候和季節變化,才能取捨拍攝題材,並且掌握住最佳的「攝影時機」(camera chance),拍出高素質的畫面。攝影師若無高山攝影經驗,對於山域攝影的題材、取景構圖的技巧、高山上光影變化的掌握和攝影器材應用等經驗將顯得不足,自然拍出好畫面的機會就大幅降低許多。
掌握客觀天候條件
高山風景要拍得好,除了與攝影師個人的技巧有關之外,另一關鍵就是當下的天候狀況,而這也是無法「人控」的變因。百岳高山上四季分明,一年之中皆有不同的迷人風貌,因此,若想要拍得特定的畫面,非得在特定的季節上山才有機會,例如五六月春季的高山杜鵑、夏季的星空銀河、冬季的白雪。雖然高山上長期的氣候和風景特色有跡可循,可是一天之中,高山上的陰晴雲雨卻是變化莫測,很有可能上午還是晴空萬里,午後因為熱對流關係,風雨交加。
雖然山上的天氣變化不可控,但唯有做好最完善的「攝影計畫」,才能增加捕捉到理想畫面的機會。有經驗的高山攝影師,除了熟悉長期的氣候和季節景觀變化之外,還必須密切觀察短期內的氣象變化,例如留意有無鋒面靠近,雲系的變化,日出、日沒的時間等等,如此才能掌握倏忽即逝的獵影機會,而不是每次上山外拍都是「碰運氣」。也因為高山上出大景的機會難得,所以若想要拍得千載難逢的大景照,通常是人配合天氣,而非天氣配合人,畢竟,沒人規定山上的大景只能在週末假日的時候出現吧?
百岳瘋 入山名額難求
為了配合生態承載力(污染量管控)及有效掌握入山人員的行蹤,國家公園境內的百岳路線幾乎是依據山屋和營地容量數,作為入山名額數的限制依據。根據資深登山嚮導表示,目前最受男性歡迎的百岳路線是玉山,因為它是最高峰的代表;最受女性青睞的百岳路線是嘉明湖,因為它有個浪漫的稱呼—「天使的眼淚」。這兩條路線,堪稱是全國最熱門、最搶手的登山路線。以玉山而言,非雪季,平均抽中排雲山莊床位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三,若是在假日、暑假等旅遊旺季,中籤率更是在百分之一以下。
其實除了玉山和嘉明湖,其他像風景好、又安全的登山路線,如雪山、大霸、武陵四秀等,入山名額一樣非常搶手。究竟知名百岳路線的入山名額有多搶手?做個比喻好了,大概就跟訂北迴線的太魯閣號、普悠瑪號車票一樣搶手,尤其是在假日和連假時,有限的入山名額經常是「秒殺」。高山攝影要在天時、地利、人力都到位的情況,已相當不容易,若還要再將入山許可的限制考慮進去,可真是難上加難啊。
如何找到適任的高山攝影師
高山攝影的酬勞理應比一般外拍高出許多,高額報酬不只是因為攝影師在工作過程中,體力支出大,還要適應簡陋的山居生活,更重要的,高額報酬是對攝影師在工作過程中應用到的高山經驗予以酬謝。對攝影師而言,高山外拍的辛苦錢其實一點也不好賺,除非攝影師本身就是經驗豐富的登山者,很享受山上的自然環境,並且對山岳攝影有極高的熱誠,不然這樣辛苦又耗力的工作,大多數人恐怕經歷過一次之後,就不會想再碰第二次了。
對客戶而言,如何避免找到無法勝任高山攝影的攝影師,其實仍是有跡可循的。最快速且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攝影師的作品集和登山經驗,篩選掉不適任者,並且盡量多打聽,尋找業界知名的登山攝影師。有些素質不佳且敬業精神不足的攝影師,可能急於想接案而錯估工作挑戰,明明不具備高海拔拍攝的經驗,卻依然滿口答應客戶需求。所以,客戶與攝影師接洽過程中,千萬別被攝影師:「雖沒爬過高山,但是這三個月內我會開始跑步,加緊訓練體力」這番鬼話給呼攏過去了。因為高海拔登山所需的體力和山岳活動經驗,絕對不可能是在平地跑跑步三個月就可以練起來的,跑步充其量只訓練到心肺能力和部分肌力,但是許多登山裝備應用的能力,以及到了野地的應變能力依然貧乏,而且這還沒考慮攝影師對於山域題材的拍攝能力呢。
小結
只要在不破壞生態,不破壞地景環境,不干擾他人親山活動的權利,以及不涉險的情況下,到百岳高山拍攝婚紗或公關照並無不妥。換個角度想,美美的留影照不僅讓被影人留下難忘的回憶,藉此將台灣的高山美景分享與其他人,也不是件壞事。
不過,一張精彩的高山外拍照得不易,必須在攝影師技術、當下天候和光線條件,還有其他工作團隊支援都到位的情況下,才有機會成就;而一位高山攝影師的拍攝技術與經驗,也並非一蹴可幾,無一不是透過經年累月的戶外實戰經驗累積而成,外加平時還要勤讀相關領域的專業雜誌及書籍,充實自我的專業知識。
行文至此,不只是說明找攝影師到百岳高山外拍的門檻,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高海拔攝影何嘗不是另一種多面向的「專業技能與知識」的呈現?既然是「專業」,那麼「專業工作者」的價值是不是更應該予以重視,並賦予合理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