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看似就是兩條肩帶再加上一個可以容納物品的袋子組成,然而隨便一個能裝東西的背包就能當作登山健行用途的背包嗎?戶外活動專用背包不僅有足夠的容量可收納裝備,而且還必須兼顧揹負的舒適性。尤其現代的戶外背包依照不同的用途及多元化設計理念,已成為具有一定專業性和設計複雜度的產品,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包包,就能囊括所有功能。以下筆者將分段解說,讓讀者您選購登山健行背包時作為參考依據。
符合人體工學的揹負系統
登山背包與一般日用或休閒背包最大的差異,在於登山背包對於揹負性更加講究,也就是登山背包必須具備「揹負系統」。所謂揹負系統除了肩帶之外,還有臀帶,以及可透氣的背部襯墊或網架,如此才能將背包的重量平均分散到人體軀幹,而非僅靠雙肩承受所有的重量。
這是因為在戶外山區活動,揹負時間往往超過6小時,甚至是每天6~8小時,且連續2~3天,這時若只依賴肩膀承受背包重量,肯定吃不消,甚至會造成肩部疼痛。所以基本上專用的戶外健行登山背包,只要超過24公升的容量,便設計臀帶這個構造,除了穩定背包不會亂晃外,更重要的是將背包的重量主要轉移到髖骨,利用髖骨作為主要承受,而肩膀輔助的概念。
除了重量分散以外,長時間揹負行走中,背包若緊貼背部很容易造成悶熱的不適感,所以這時就需要透氣襯墊協助背部散熱,避免背部汗水涔涔而不舒服。有了這些設計,在長距離、多天數的登山行程中,使用者才能揹負十幾甚至二十公斤的重量,並且順利完成旅途。
適用的背包容量
那什麼是「合適」的背包大小呢?這又常常是不少新入門的消費者很困擾的問題。事實上依據背包裝載的容量大小可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背包,背包容量與使用定位,可參考表格。
由於在早期山屋不普遍的時代,山友因為需要攜帶較多的宿營裝備,動輒就得背上六、七十公升甚至更大容量的背包,但隨著登山步道和山屋設施愈趨完善,再加上各種戶外裝備都朝輕量化發展,目前需要攜帶的戶外裝備已較過去精簡不少,即便是相同的登山路線,現在需要的登山背包容量可較過去使用的背包容量小一個級距。例如以前三天兩夜登山行程需要使用60公升的背包,現在卻只需要50公升 以下的背包即可滿足裝載需求。
當然,背包容量與季節也很有關係。畢竟冬季的保暖衣物、睡袋本來就比夏季來得厚重,而且往往行動糧食也消耗比較大,所以難免背包容量需求會增加。再者就是有無其他目的,例如喜好拍攝山岳攝影,或是賞鳥觀星等活動者,自然也會比一般只求健行登頂的山友裝備要來得多,而且精密攝影器材與望遠鏡,往往本身重量就不輕,這也讓看似同樣容樣的背包,重量卻更重,因此對揹負系統與防雨(水)機能要求更高。
背包的收納袋與綁帶
登山背包除了主袋外,還具備頂袋、側袋、臀帶上的小口袋等,讓使用者可將配件和補給品分門別類放在各收納袋,便於取用。此外,隨著愈來愈多人習慣用吸管式水袋系統飲水,許多登山背包也具備相容水袋的內建夾層與吸水管的穿孔。
背包的外層還有很多可以固定裝備的綁繩和束帶,透過這些綁帶能固定登山杖、泡綿睡墊、攀岩扣具甚至是安全帽。這邊必須針對外掛裝備予以說明。有些人覺得在大背包上外掛一堆裝備看起來既方便又帥氣十足,賦予人有如浪跡天涯的冒險者之印象。原則上,主要裝備還是以收納於背包中為主,少部分配件才採用外掛固定,而外掛裝備時必須留心,避免物件遺落或勾到障礙物。如果背包容量有限,不足以收納所有的裝備,這時用戶必須思考背包容量是否已不敷使用,還是攜帶的裝備可以再更精簡,而非像是裝飾聖誕樹般無止盡的把裝備外掛在背包上。
背包的材質、重量與外觀
由於專業登山背包具有「揹負系統」,並且採用高「丹尼」數的布料,使其表布更堅韌,更禁得起在野外各種磨損,因此登山背包的空重比一般背包重了一些,不過藉由背包系統將揹負重量由雙肩向腰部的髖骨分散,實際揹負的感受倒沒那麼明顯。
隨著「輕量化」登山的觀念日益普及,強調的是只攜帶必要的、極輕重量的裝備上山,促使越來越多的登山裝備朝輕量化發展,登山背包也不例外。輕量化登山包的揹負系統、肩帶腰帶以及抗撕裂表布都比一般登山背包更輕薄,以40L 以下的輕量化背包為例,其空重不到1000g,然而輕量化背包的最大荷重也會較一般登山背包低。妥善打包後的登山背包會呈現長筒型,放在地上可直立而不會傾倒。
挑選登山背包最後要考量的要點就是登山背包的外觀。既然登山背包是一件耐久性產品,選購時就應該選擇一個功能合用、外觀順眼的款式,這樣才會讓人有意願背上它走遍千山萬水。